语文科
华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文科评卷组组长 陈少华
2013年高考广东语文试卷,结构上与2012年相同,内容上切合考试说明指引的范围,题型的一些变化体现广东一贯坚持的“稳中有变”的积极态势和命题特点。试卷中几个鲜明特点,值得肯定。
一是继续强调、重视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考查。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明确定义语文为“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注意和这一课程改革方向相吻合。例如,第1小题、第4小题、第22小题等等,都凸显了“语言文字应用”的测试性质。
二是坚持语文学习重在运用的导向。如论述文阅读中的第15题,要求考生依据文章中的思想方法去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表现。这种将语文学习运用于生活的导向,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是试题的清晰度较以往更高。今年试题的几道阅读材料,篇幅适中、结构清楚、语言明白而内容并不肤浅,适合于阅读测量。绝大多数试题,问题集中,考点明确,表述也比较清楚,使考生易于把握答题的方向和要求。例如第10小题,古诗词鉴赏,提问角度集中在一点上,更有利于考生作答。
四是作文命题更切合“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今年的作文题属于通常所说的新材料作文,以慈善捐助的小故事生成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材料表述浅显易懂,不会造成阅读障碍,尽管考生对材料所讲的慈善捐助与接受问题不一定有普遍关注,但是大部分考生还是能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一些优秀考生还能就慈善的方法和本质进行深入探讨。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引出关注,生成话题,引出自己的述说的作文形式,是应该提倡的。
从评卷场评卷的情况看,古文阅读翻译题得分情况好于往年,但部分考生对文言文特殊结构把握不好,对原文理解不够准确。古诗词鉴赏题平均分也好于去年,考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好于对诗词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现代文考核,绝大多数考生都能较为准确地把握题意,归纳出考题所要求的考核要点,也能把握住玄思的方法,并结合原文的内容展开分析,但也存在着少数考生在对问题的分析中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概括归纳能力不强。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大部分考生能把握材料,分层次回答问题,有概括及相关阐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未能理解题意,如不能读出“(马)不通人意”中明贬实褒的意思。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生基本能读懂文章,能把握“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这个主旨。但是部分考生答案的组织思路不够清晰。有些考生不擅于将文中具体说明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
语言综合运用题,考查图表转换成文字的题目和寓言续写的题目,材料来自现实生活,考生并不陌生,题目要求为考生所了解。两题的得分情况也好于往年。但部分考生对图表转换成的文字概括不简洁,对寓言续写题的题意理解不透。
作文题,考生对材料普遍能理解与把握,能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选择议论文写作的考生居多,优秀作文比去年多。但也有将“帮助”和“回报”泛议化,离开“捐助”扯帮助;不少考生作文中心不够突出,结构欠严谨,语言欠流畅,文体意识还应加强。
建议中学作文训练要注意几点:一、吃透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要在广阔性、深刻性上有所拓展、有所创造。二、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加强说理上的合理拓展能力训练。三、加强想象能力训练。今年的材料比去年更具体,由读转写,可以对情境生成合理想象,写出相应的后续故事。不管写哪种文体,都希望文体多样与个性化写作真正结合起来,写出有创意的作文。
数学科
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数学科评卷组组长 丁时进
今年的广东省高考数学试题延续了往年的试卷结构,解答题的考查内容与顺序与去年完全相同。整份试卷仍然重点考查高中数学主干内容,没有偏题怪题,比较切合广东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整体保持稳定,立足考查基础的指导思想。考生也普遍觉得题型熟悉,内容常规。今年文科立体几何、数列解答题和压轴题都易于理科相应试题,文科试卷基础题分值比前两年进一步提高,很好地体现了“文理有别”的原则。
从评卷情况来看,文理科立体几何题的得分率比去年有所提高,最后三道大题很多考生都能找到切入点。但是平常之中不平淡,入手容易高分难。如理科数列解答题虽然一看题目似乎是“通性通法”,但很多考生的思维定势比较明显,不能做到精细的放缩估计;最后一题考查的是学生极为熟悉的利用导数判别单调性来求最值的问题,但一些理科考生不能两次构造辅助函数进行求导并分类讨论,而文科考生对于分类讨论显然还是一个弱项。三角函数属于基本题,但也有一些考生因为解答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被扣分。整体上预计文科平均分比去年会有提升,理科平均分估计与去年基本持平。
通过近两年高考数学试题命题趋势,反复提醒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考复习中一味让学生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应试训练只会培养学生的机械模仿能力,而试图通过难题、偏题和怪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则更是南辕北辙。
英语科
华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教授
英语科评卷组组长 周榕
2013年英语科高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延续了2007年以来的考核目标和思路,即坚持在篇章的层面上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整卷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能较好地发挥其选拔性功能,特别是阅读材料从易到难,题项类型丰富,既有难度较低的信息识别题,又有较高层次的推断性问题和分析性问题,较全面地检测了考生的阅读能力。考题的素材情景真实,内容健康向上,语言准确地道。完形填空讨论了人和动物的数字辨认能力,文章趣味性很强。基础写作要求考生就移民火星的话题完成写作任务,话题具有时代感。读写任务要求讨论平凡工作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价值。
试题较好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也带来了较好的反应效度,考生多数都能正确审题,把握题项的要求。语法填空题考的是很基础的语言知识,多个词项是已确定的,难度较低,得满分的人较多。也因多数答案都是唯一的,使评卷误差和评卷速度得到较好把控。两个写作题在写作要求里给予考生的信息较充分,使考生不容易跑题,得分点较多。但由于句子间的逻辑连贯不易把握,得高分也不太容易。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动词的变化形式掌握较好,多数考生都能给出动词的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但对介词的用法和对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性变化出错较多,这不仅在语法填空题上如此,在作文写作上这方面的错误也较突出,这表明中学英语教学在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是不容忽视的。
文科综合科-政治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教授
政治评卷组组长 胡泽洪
今年的政治试题,题型、题量、分值与去年基本相同。从命题思路看,试题既有与教材内容一致、指向明确的封闭性问题,也有较大发挥空间的开放性问题。这样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了阐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注意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超难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从考试内容看,试题以现有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四个模块为基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开放型经济下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拉动文化消费等本年度国内外时政热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件为素材,材料较为丰富,贴近现实生活,有较强的阅读性和亲和力。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不少试题涉及多个知识点,有较强的渗透性、扩展性。同时,试题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从评卷情况看,大多数考生能按要求回答问题,总体情况良好。今后,中学教学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让学生掌握好基本原理,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第二,让学生养成关注国内外大事和时政热点的习惯,培养他们观察问题、阐释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既要以教材为基础,熟悉教材、回归教材,又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能超越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文科综合科-历史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历史评卷组副组长 陈文海
从试题命制角度看,今年的历史试题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覆盖面较广,但侧重点鲜明。从总体框架上说,试题基本涵盖了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全部内容,各部分分值基本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和要求。从考查时段的分布来看,中国古代史(12分)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4分)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是考查的重点。
第二,注重时空上的大跨度和大视野。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两道主观题的命制上。第一道主观题:在时间上,该题考查范围从公元13世纪一直贯穿到20世纪。在空间上,该题涵盖了欧亚非三洲。另外,由于该题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等内容,因此,其考查的空间范围可以说已经遍及全球。第二道主观题:从时间上看,该题考查范围从19世纪晚期一直贯穿到20世纪70、80年代。从空间上看,该题虽然讲的是中国人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但其内容不仅涉及西洋,而且涉及东方的日本。因此,从这两道主观题来看,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传统分野被进一步弱化,总体史观得到进一步发扬。
第三,梯度合理,具有较强的区分度。不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均有难度较小的题点,也有难度较大的设问。因此,就总体而言,该套试题有利于优秀考生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也有利于高校选拔学有所长的优秀考生。
从试卷评阅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全面,对历史发展线索的掌握比较系统,对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也有较好的领会。当然,从考生答题情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学生以及中学历史老师们的注意。例如,审题不够细致:对于材料题,有些考生对材料本身没有细致阅读和梳理,便直接“凭感觉”进行答题,导致严重失分。又如,层次不够清晰:有些材料题在设计上体现着层层递进的命题思路,但是,有些考生未能通盘考虑答题层次,从而出现只论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再如,文言文基础较为薄弱:有些试题涉及文言文材料,有些考生对此感到茫然无措,这反映出他们在语文特别是文言文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另外,有个别考生未能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答题,造成答题位置的连环出错,从而失去一些分值。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加注意和训练,一定是可以避免的。